第四节 传红色基因,激奋斗精神
1924年,岳西县境内就有共产党的活动,1927年建立党的组织,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930年2月,请水寨暴动在岳西县发生,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,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四大主力红军之一。
1935年2月,红二十八军在岳西县第三次组建,以岳西县为大本营在鄂豫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。
1947年,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,在岳西县创建革命根据地,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,牵制了国民党军队,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。
“徐大娘舍子救红军”雕塑位于岳西县古坊乡上坊村,再现了1935年10月,国民党军队到皖鄂边界"清剿",徐大娘掩护两名红军战士,敌人捕去了她的独生儿子逼她说出红军下落,但她大义凛然,舍子救红军的真实故事
党带领岳西人民进行长期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。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,岳西人民付出巨大代价,全县4万儿女献出宝贵的生命,占当时岳西人口的四分之一,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牺牲了100多人,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烈士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。1984年,岳西县被确定为老区县。
在风雨飘摇的岁月,为了让后来人过上好日子,跟党走、为革命理想而奋斗成为岳西老区人民的信仰。新的历史时期,在党领导下,40万英雄后代传承“理想坚定事业必胜、严守纪律永跟党走、不怕牺牲甘于奉献、联系群众生死与共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”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再战大别山!
岳西网凡注明"来源岳西网"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,均属岳西网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任何人不得引用、复制、转载、摘编。